发布时间:2025-04-04 23:31:26 来源:每日快讯网 作者:梧桐
1958年8月,第一届全国运动会,22岁的钟南山在400米栏比赛中打破全国纪录。此时的钟南山,面临一个诱人的选择:成为职业运动员。这是近在眼前的成功,马上就能实现。与之相比,继续在大学里学习医学,毕业后当个普普通通的医生,这样的前景未免要暗淡很多。因为从一个医学毕业生变成普通医生再变成专家,必将是漫漫长路,而且毫无定数。相比遥遥无期的医学生涯,当即成为职业运动员,成为全国冠军、运动明星,这显然更加诱人。然而,钟南山的选择却是:放弃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机会,选择继续学医。多年后,钟南山针对当初这个选择解释说:“我的成绩是54秒6,这个成绩,在国内是顶尖的,但在国际上,并不占优势。如果选择当运动员,我最多是国内级别的,达不到国际顶尖水平。”钟南山选择了主动放弃,因为他在运动上已经尽了全力,但依然达不到他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标准。至于医学,虽然他刚刚入行,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,但也恰恰是因为刚刚入行,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,所以,他还有机会。钟南山真的能如愿以偿么?放弃了手里的一个对常人来说千载难逢的机会,他真的还会等来下一个更好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么?或者他会为自己的高标准付出代价?后边的医学机会到底怎样,我们暂且放下,先说说钟南山的运动生涯。他放弃了职业运动员这个选择,但是,他因此就放弃了运动么?反正也不指望成为职业运动员了,为什么还要运动呢?这不是耽误时间么?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更加重要的医学上边,这应该是最为正确的选择,对吧?因为运动对他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。钟南山的选择再次出人意料,他继续保持运动的习惯,包括游泳、健身、跑步、篮球等各种运动。这些对研究医学有帮助么?当然没有直接的帮助,而且还会占用个人很多的时间。那么,钟南山在从事医学的同时依然保持如此高强度的体育运动,对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?我们继续往下看他的人生。一个人的人生有多少辉煌,就会有多少无奈。比如钟南山,送到眼前的职业运动员的机会不要,选择了医学。多年后,在分配工作的时候,他被分配到自己最不喜欢的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,因为这个方向实在是没人愿意干,但又不能没人干。钟南山很是无奈,但又没有办法。许多事情,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,也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,包括自己人生中的某些关键时刻。那么,钟南山真的毫无选择的余地了么?当然有!他可以选择不干。我彻底不干医学了,干别的去。或者,可以选择消极怠工。我都说了我不想干这个,你们非让我干,你看,我也干不好啊,你们还是让别人来干吧,不然事情搞砸了,对谁都不好。钟南山的选择再次出人意料。在经过短暂的抱怨之后,他选择了努力工作。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,但最起码,还是在医学领域,只要在医学领域,那么,一切皆有可能。历史上的很多伟人,都有过类似的无奈和坚持,包括司马迁、毛泽东、邓小平。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类似重大的关键选择,但每个人的人生,更多的是如何面对日常的负面情绪。这种负面情绪来自多处,包括亲戚、朋友、同学、同事、老师、领导以及偶然走到我们面前的陌生人。除了医学,钟南山依然热爱运动,他每天保持着他的运动习惯。在这些日常的爱好中,钟南山将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逐渐化解。上边提到的伟人们,也有类似的消解日常负面情绪的爱好、习惯。司马迁、毛泽东喜欢看历史书,邓小平喜欢打桥牌。负面情绪是压在我们心头的石头,是缚在我们身上毫无价值的包袱。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顺心的事情,所以负面情绪是难免的。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会不会生气,而在于我们生气之后会做出怎样的行为。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办法化解我们心中的不满和抱怨,那么,我们就不至于做出不理智的行为。对于钟南山,干脆放弃医学或者消极怠工,就是不理智的行为。因为医学是他自己的选择,在没有完全尽力之前就中途放弃,这不是他的性格。钟南山选择了坚持在医学领域的研究,哪怕是他自己并不喜欢的方向。通常来说,干自己最喜欢干的事儿,效率是最高的,成绩也应该是最好的。如果从事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,因为做事儿不够激情,效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,而且最终的成绩也不会特别出彩。当初自己主动放弃了职业运动员,现在又被动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研究方向。这就是钟南山的曲折人生。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坚持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之后,钟南山发现这个研究方向竟然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,这是当初自己没有预料到的。当初他之所以不喜欢这个方向,就是觉得这个方向能做的事情太少,事情少,自然就做不出成绩。现在好了,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和他的团队去研究、去攻克。逐渐的,钟南山喜欢上了这个当初并不喜欢的研究方向,每天沉浸在各种问题的研究、调查上。此后,钟南山先后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预防、治疗上做出了杰出的成绩。1984年,钟南山被授予“中国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”称号。1996年,钟南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2003年,非典暴发,钟南山带领广东团队,成功阻击非典。他们的治疗方案随后得到了世卫组织的采纳并推荐给别的国家。由此,获得“抗非英雄”荣誉称号。非典之后,钟南山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全球呼吸系统疾病的发展特点,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。2009年,钟南山被评为“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”。2018年,钟南山获评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”。2019年底,新冠暴发,随后钟南山任专家组组长,亲赴武汉调研、指导新冠防治。2020年8月11日,钟南山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2020年9月3日,钟南山入选世卫组织新冠应对评估专家组成员。2023年,钟南山87岁,仍在医院坐诊看病…对于大多数人,87岁,都在医院躺着看病…——5——后记:有些人喜欢坐等跟别人争抢天降的机会,有些人自己创造自己能够掌控的辉煌。而最终,上天将机会给了那些坚持不懈的人。这就叫:自助者,天助之!因为,上天也喜欢躺平,难得站起身推世人一把,当然更愿意推那些本就跑得快的人。不然呢?推一个自己都不愿动弹的人,使劲推一把,转头的功夫他又不动了,就问你气不气?另外,保持一种无论何时都能够进行的爱好,对人生中的每一天,是何等的重要。而这每一天,构成了我们整个人生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